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若干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8:33:44   浏览:829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若干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若干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01年1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79次会议通过 2001年3月2日起施行)
为依法办理私放在押人员犯罪案件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犯罪案件,对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私放在押人员行为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解释如下:
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在被监管机关聘用受委托履行监管职责的过程中私放在押人员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四百条第一款的规定,以私放在押人员罪追究刑事责任;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人员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四百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追究刑事责任。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已经1997年7月1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规定
第一条 为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具有本自治区城镇常住户口和残疾人证,符合法定就业年龄,有一定劳动能力且生活能自理,本人有就业要求的无业残疾人,均为分散按比例就业的对象。
农村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安排就业问题,由自治区辖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自行规定。
第三条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接受同级人民政府的委托,主管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县级以上残疾人联合会设立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其职责内,对同级残疾人联合会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进行指导,并给予支持。
第四条 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按下列规定分级管理:
(一)自治区直属单位,在自治区的中央和外省、自治区、直辖市部门所属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由自治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管理;
(二)自治区辖市(地区)、县(市、市辖区)所属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由同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管理;
(三)上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可以将其负责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有关工作,委托下级机构办理。
第五条 残疾人劳动能力的鉴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县以上医疗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各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应当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确定。按规定比例计算安排残疾人达到0.5又不足1人的单位,应当安排1
名残疾人就业。
安排1名盲人或重度残疾人就业的按安排两名残疾人计算。
安排有伤残军人证书的伤残军人,就业后致残的职工仍在岗在职的,可以计入所在单位残疾人就业总数。
各单位投资兴办的福利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安置的残疾人,可以计入该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总数。
各单位不得虚报录用残疾人职工人数。
第七条 各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可以从所在地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推荐的待业残疾人中选取,也可以就近从社会中自行招收。本单位职工的直系亲属是残疾人的,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
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各单位录用残疾人计划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组织待业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的残疾人必须能够上岗工作或者经过培训后能够上岗工作。
第八条 每年第一季度末以前,各单位应当向同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提供上年度在职职工人数和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寄送单位在职职工情况表。
第九条 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单位,每年度必须向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其金额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按照规定比例计算安排残疾人不足0.5人的单位,则按实际比例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但愿意安排1名残疾人的则不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十条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单位预算经费包干结余或收支结余中列支;企业、其他经济组织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管理费中列支。
第十一条 由于特殊原因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困难的单位,应当向同级残疾人联合会提出缓缴或减免申请,经残疾人联合会会同财政部门审批后可以缓缴或减免。
第十二条 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应当根据经过核实的各单位的单位在职职工情况表所表示的差额人数和当地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标准,确定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和应当缴纳的金额,并发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
第十三条 缴纳单位应当按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缴款通知所列的银行帐号、应缴金额和缴款期限,按时按数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缴纳或不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对逾期缴纳的部分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第十四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使用,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其具体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依据财政部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五条 对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劳动行政部门对拒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应责令其限期改正,补交应当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和滞纳金,并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对虚报录用残疾人职工人数的,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不服前款行政处罚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9月23日

长沙市人民政府新闻通报工作管理规定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


长政办发〔2004〕13号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人民政府新闻通报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长沙市人民政府新闻通报工作管理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四年三月一日


长沙市人民政府新闻通报工作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建立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监督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长沙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的新闻通报活动。规定所称新闻通报,是指向社会各界通报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重大新闻信息的有关活动。

第三条 新闻通报工作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以真实、客观、准确为原则。

第四条 以下内容应当进行新闻通报:

(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计划及其进展和完成情况;

(二)市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

(三)市政府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

(四)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有关政策;

(五)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突发事件;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向全社会公布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 新闻通报每月发布一次。遇重大疫情、灾情或突发事件按规定报省、市相关部门审批后,应以最快速度随时发布。

第六条 新闻通报可以采取政府新闻发布会或书面新闻通报形式进行。

书面新闻通报应当通过以下一种或几种途径发布:

(一)政府公报或者其他报纸、杂志;

(二)互联网上的政府网站;

(三)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

(四)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信息的形式。

第七条 新闻发布会由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研究室、市新闻中心、市外宣办组织召开,由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或市政府指定的发布人进行新闻发布。

第八条 新闻发布会要求规模适当,讲求实效。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人员必须遵守会场纪律,不得扰乱会场秩序。

第九条 新闻单位根据市政府新闻通报内容发出有关新闻,必须在报道的开头写明“从××新闻通报获悉”或“据××新闻发布会消息”。

第十条 区、县(市)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的新闻通报工作可以参照本规定进行。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